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7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最渴望入户城市的人最终都只能黯然回乡

细雨中的呼喊 细雨中的呼喊 2021-02-18

              

2010年的时候。女儿正面临中考。

她小学四年级转学到广州之后,已经交了一笔赞助费,念初中的时候又交了一笔赞助费,都是”自愿”的。钱直接进入区财政局的账户,我虽然认为地方财政收这种钱非常可耻,但为了孩子读书,还是”自愿”地”捐资助学”了。


如果她入高中时还是没有广州户口,那我们可能要为此支付10万元钱。对于我这个十多年来一直在广州纳税、交社保的公民来说这是难以接受。


因为外出谋生,女儿3岁到9岁之间我的缺席已经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所以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让孩子回老家去上学。而如果不回去,我就必须要出这笔钱。

对造成这种现实的始作俑者我是诅咒的。


刚好那一年广州开始有农民工积分入户的新政。好像上下半年各有2000个名额。我立马开始行动。当时准确的计分制度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反正有房加分,有本科文凭加分,年龄比较年轻可以加分,但我那时已经接近临界点了。我比较吃亏的是社保没有从老家转过来,在社保加分上非常吃亏。

因为此事对我们家特别重要,又不知道分数线在哪里,为了让自己的分数尽可能多一点,我又专程去广州慈善总会捐赠了5000元,因为这个可以加2分。献血5次的可以加分,而我刚好只献血4次,赶忙去再补献一次。


最后我的排名是2000人里面的倒数第3名,第1998名。很多人分数和我相同,仅仅是因为其它加分项有差别而被刷下。


在到广州工作生活10年并买房置业之后,我终于成为了广州市民,然后在第一时间让女儿户口随迁广州,女儿终于在中考前30天获得了广州考生的身份。

我们这个三口之家也节约了一笔几乎必须要支出的高额赞助费。



需要感谢谁吗?

我不觉得需要感谢谁。

我觉得一切理所当然,早该如此。

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我在此工作生活那么多年,早就应该成为这个城市的合法居民。我的孩子早就应该享受配套的教育服务。


我的好几个朋友、同事都没有我的这种”幸运”。虽然他们非常想成为广州市民,在广州也工作生活了十几年,孩子也一直在这里读书,都是读高价书。

因为文凭和房子还有一些其它原因,使他们一直是被广州拒绝入户的那一部分人。

最后要么骨肉分离,要么一起离开打拼十几年的广州,回到老家。


哪些人最渴望在城市落户呢?

是那些带着孩子出来打工的人。

他们有工作地的社保,工作地的工作岗位。

但因为他们暂时没有房子,他们文凭可能比较低,他们的年龄可能比较大,他们不愿意让孩子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不愿意让自己毕生的奋斗失去意义。

最后他们必须要在勒紧裤腰带交高额的赞助费或者黯然回乡之间作出痛心苦的选择。


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若能一世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我们的城市对最渴望入户的人实在是太残酷了,所有城市欢迎的人,并不是真正最渴望入户城市的人。


那些高科技海归人才,他们可能是世界公民,他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轻松入户;高校刚毕业的学生,他们有无限多的选择和机会,他们可能去任何一个城市工发展,并不需要慌慌张张地入户某一个城市;还有一些投资的企业家更是如此。


翻一翻全国各大城市的入户政策吧,你可以发现城市是多么的势利。

解读了他们的政策完全可以勾勒出他们的眼中的"理想新市民"的模样:

最好是带着资金带着项目过来的,一来就为本地创造税收和就业;

来了就可以买房,接盘本地过剩的楼盘;

要么生长、就学于外地,不消耗本地医疗、教育资源;

二十多岁移居本地,开始工作,给本地纳税、交社保和公积金;

不生病,不失业,不消耗本地医疗、社保资源;

不摇号,不买车,不消耗本地交通资源;

不结婚,即使结婚也不生娃,继续不消耗当地医疗、教育资源;

年纪大了,移居老家,还没领退休金就猝死,不消耗本地医疗、社保、殡葬资源;如果是绝户了,各种账户没有人管,余额就"沉淀”下来了。


而低学历低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已经拖家带口的,任凭你已经纳税缴社保30年,都不是他们愿意多看一眼的对象。


城市能不能更有人性更有温度一点呢?接纳更多的普通劳动者,让他们不用为了工作,妻离子散,骨肉分离。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基本的教育服务。

这应该是几代贡献完青春就黯然回乡的农民工们最大的期盼吧!

而现在他们的下一代正面临着他们当初的命运。

这种轮回本身就是盛世下的悲剧。


----- THE  END------

如有共鸣,敬请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